2017年3月29日星期三

股市回報

長期而言,股票的回報,相當驚人。即使是對股票一無所知的人,也可以取得和大市相同的回報(Average Returns)

Jeremy Siegel1994年的著作「Stock for the Long Run」中發表他的研究結果,指出從1802年開始,整體股市的實際回報約6.5%7%。那就是說,192年之間的回報,經通脹調整後,每1塊錢的投資,可後得到大約 157,190 382,752倍的回報。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回報。股票相比其他資產,如債券或物業,它的短期波幅較大,令不少保守的投資者卻步。然而,Jeremy Siegel指出,投資時間越長,它所顯示出的回報,相對於債券,更加穩定,更加可觀,也是對抗通脹最有效的工具。

192年的投資是不可能的,然而,5年、10年、20年,甚至30年,卻是我們一般投資者做得到的。

代表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數在1964731日創立,當時為100點。今天收市為24,392.05點。52年間,未經通脹調整的回報為243倍,複利率為每年10.99%,這還不包每年約2%3%的股息。

股票的長期回報是可觀的。

對股票一無所知的人,也可以取到大市平均的回報?在指數基金未面世之前,這或許很困難。但今天指數基金已經很成熟,不了解股票的人,想要取得大市一樣的平均回報,只要長期投資指數基金即可。

這平均回報可一點也不普通。領航投資 (The Vanguard Group, 是世界上第一個指數基金)的創始人,John Bogle,告訴我們,大部分主動基金經理人的成績,遠不如大市的平均回報,時間越長,差距越大。他的著作,「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The Only Way to Guarantee Your Fair Share of Stock Market Returns」,反覆論証了這一點。許多著名的投資著作,也反覆引用不同的統計調查,指出約9成以上的主動股票基金,它們收取客人較高的費用,但投資回報比起指數基金更差。

換句話說,一個對股票一無所知的人,只要長期投資於指數基金,他已打敗了大部分主動型基金經理。對於許多基金管理人來說,現在最強大的對手,不是其他基金經理人,而是指數基金。

然而,人總是喜歡向高難度挑戰,我是其中一個不自量力的人。從開始投資到現在,我花了許多其他人在享受人生的時間來學習投資。現在才剛開始,就要我向市場投降,我不甘心,但我知道勝算很低。

因此,我給自己定下的兩個原則﹕

1. 2015年開始,給自己10年的時間,10年內若我自行投資股票的整體表現比恒生指數差,哪怕只是0.1%,那我就不再自欺欺人,我向市場投降,從那以後只投資指數基金。

2. 永遠牢記Benjamin Graham的提示﹕

A creditable, if unspectacular, result can be achieved by the lay investor with a minimum of effort and capability; but to improve this easily attainable standard requires much application and more than a trace of wisdom. If you merely try to bring just a little extra knowledge and cleverness to bear upon your investment program, instead of realizing a little better than normal results, you may well find that you have done worse

想要取得比大市好的回報,哪怕只是一點點,代價也是巨大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