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最常留意一些有效學習的書,教人如何在短時間內學會一門專業知識、手藝。有些想法也可以應用在學習投資上。
投資是一門相當奇特的東西,就算不會投資的人,像完全看不懂年報,喜歡炒股票的人,跟著最新的熱門消息炒一炒股票,回報也相當可觀。那就令人迷惑了﹕那為甚麼要花時間來學甚麼會計、讀甚麼公司年報、瞭解甚麼投資心理、資產管理等等?吃力不討好,花了時間也不見得可以提升回報,有可能回報反而不如炒股票,那學來幹嘛呢?
有效學習的幾個重點似乎可以解答這些問題。
有效的學習第一點,確立你的學習目標和動機是甚麼。
如果「投資」只是你閒時的娛樂,沒事時看一看股市、炒一炒股票,賺幾千元,買些好東西吃、買些好衣服穿,那沒有必要花幾年來學投資。抱著這樣的心態,相信你不會把自己大部分的錢放在股市,就算損失了,也是有限的。而且,這投資門學問,真的要認真研究,要花的心用功夫也真不少。最多為人熟知的特許經濟分析師(CFA),也要花上最少三年來完成三個階段的考試,而且只是作為分析員的起點。
但是,如果你想長期投資,以長期增長資本為目標,那花些時間來瞭解這學問的重要知識,是必要的。就算你打算投資基金,由專家代勞,或找投資顧問,如何辨別基金經理、投資顧問的好壞,如何觀察、追蹤他們的表現,這點知識也是得有的。一個年輕剛出來社會工作不久的人,若在往後幾十年的時間裏,以長期增長資本、提高股息回報、股本回報為目標來的話,那選免嚴重失誤,這點更為重要。
想取得長期理想的回報,那就不可以單單依賴一次兩次的運氣。當然,如果你打算只靠幾次重錘出擊,然後一勞永逸,那也得有承受失敗的心理準備。一次兩次的高回報,可能是運氣,但長期取得理想回想,卻和投資者自身的修為密不可分。
有效學習的第二點,找到合適的方法。
合適的方法指的是,適合你個人的方法。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些人工作忙,空閒的時間不多,要他拿起一本本投資經典來讀,讀完一本也得花上一兩個月。這種學習速度,學上幾年也不見得能學到些甚麼。這種情況的人,工作是重點,學習投資不須要巨細無遺,用最短的時間,把一些投資上重要的問題搞清楚,例如股票是甚麼?股票的歷史回報如何?其他投資選項有哪些?長期投資哪些是重點等等,不論上課學、找人問、上網查,都可以。然而,如果你是想以投資作為主要事業的話,那可得花時間來瞭解一下投資理論、會計知識等等。有系統學習是必要的,如考某些專業試,像考取前文的CFA,或報讀相關課程等。當然,書店和圖書館中也有大量相關書籍可供參考。
有效學習的第三點,找到合適的老師。
這裏指的老師更多的是前輩高手,而不是課堂上的老師。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偏好。在股票投資這領域中,有許多重量度人物,他們成功的方法不盡相同,你總會找到一個和你「臭味相投」的高手。如果找到了,就別輕易放過他,有關這人的所有投資方法、理論或歷史,找來讀一讀。投資這門學問不需要多大創意,前人有效的方法,一定有可借鏡之處。
有效學習的第四點,找到及時反饋
有效學習其中一點是及時的反饋。為甚麼我們在學校的時候總會有測驗、考試、專題研究這些令人討厭的東西?學生討厭這些,這些卻是學生瞭解自己水準最及時的反饋機制。但是對於許多學生來說,考試往往只會幫倒忙,壓力或成續不理想,會令學生不喜歡讀書。及時反饋,最好是正向的,不但令學習者知道自己正在進步,而且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投資奇特的地方是,初學者學了一些技巧,用起來馬上見效,但未必是好方法,尤其是對長期投資而言。短期內股價有極高的隨機性,你一投資股價馬上漲,不見得是你用對了方法,或洞察力優於常人,極有可能是你運氣好。然而,你一買股價就跌,也不見得你的方法是錯的。所以學習投資的及時反饋,最好不是馬上見效的投資回報,而是來自於「同學」、「同業」或你的前輩,對你自身知識、投資操作的認可,而不是短期的投資回報。
當然,這投資這種複雜的學問,不像考試,沒有一種客觀的及時反饋。短期的投資回報不能作準,同業也有可能因自身的盲點而給出錯鋘的反饋。所以,投資的學習過程比較緩慢,瞭解這領域的重要知識,兩三年足夠,但是要真的明白、並融會貫通,卻少不了經驗。
的確,短線的升跌不代表投資者的決定是否正確。若沒有正確的投資基礎,只是被市場的氣氛和自己的情緒牽著走,最後可能會得到慘痛的教訓。
回覆刪除或許不論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只要有股票在手,都在興市場氣氛和自我情緒作鬥爭。投資從來不只是智力間的博弈。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