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樓價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樓價會走勢,但過去的歷史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
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
2017年11月16日星期四
避免嚴重失誤
投資最重要的是甚麼?
Rule 1: Never Lost Money
Rule 2: Never forget Rule 1
巴菲特說的這兩句話,真的已被說爛。但就因為這兩句話太重要,只要你依然身在市場中,這話永遠適用,不論你是甚麼派別的投資者。對於長期投資,更是如此。追求回報,當然重要,但是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你在市場越久,遇上「黑天鵝」的機會越高。市場每幾年,或十年都會來一次「百年一遇」的股災。不要高估自己承受能力。
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
2017年11月11日星期六
好書推薦《蘋果橘子經濟學》
如果你問一位經濟學家,經濟成長、經濟週期、通貨膨漲、通貨緊縮、貨幣政策、股市走勢、行業興衰等等問題,他們大都可以給出一套你聽不懂但好像很專業的說詞。但有一位經濟學家會直接對你說﹕「我不懂!」他可不是謙遜,他的確所知有限,而更重要的是他沒興趣了解這些東西,也不研究這些問題。
一個經濟學家不研究經濟,那是哪門子的經濟學家?《蘋果橘子經濟學》的作家,李維特
(Steven D. Levitt)就是這樣的學者。他不了解計量經濟、數學不強、不喜歡研究經濟,但研究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問題,卻充滿幹勁。
2017年11月10日星期五
會計商譽 (二) – 吃了興奮劑的匯豐
會計商譽現在已不再每年攤銷,但須每年進行一次減值測試。然而,這種會計方式提供管理層大量機會來「管理帳簿」。或者這樣說,收購合併這種商業派對,從來都是高度可塑的會計遊戲。至於塑造的程度,就得看管理者的誠信度,以及樂觀程度。
2017年11月9日星期四
界定利益制 (Defined Benefit Plan)
僱主為員工提供的退休金計劃一般有兩種﹕界定利益制(Defined Benefit
Plan, DB)及界定供款制(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 DC)。我們熟悉的強積金,屬於第二種。兩種退休金有甚麼不同?香港最大的公司僱主們現在用哪種方法呢?
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
Working Poor
現在青年人戾氣重,很多媒體評論說是香港社會給予青年人向上流的機會少了。社會上流機會從來都是稀有的,對於沒有學歷、技能老化而只剩勞力的人來說,不論過去現在,別說上流機會,改善收入的機會,也是少得可憐。
2017年6月統計署公佈《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佈》,指出2016年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39,是過去40多年最高的。堅尼系數的數值介乎0和1之間,數值越大,貧富差距程度就越大。
2017年11月6日星期一
2017年11月5日星期日
會計商譽(一)
在讀上市公司年報時,老是遇到一個令人頭痛的會計項目,會計商譽(Accounting
Goodwill)。會計商譽是無形資產,定價和評估過程有相當的主觀成份。有一種說,會計商譽是公司未來潛在盈利能力的資本化價值。很玄吧!它作為獨立資產,卻沒有價值可言。
上市公司中的財務報表中有大量商譽。2016年的財政年度,長實集團(0001.HK)帳面上有2,547億港元商譽,中電控股(0002.HK)有209億港元,匯豐控股(0005.HK)有956億港元(每美金對港元7.75匯率換算)等,都佔了不少比例的股東資本。作為投資者,也得了解一下這相當普遍的商譽,到底是甚麼東西。
2017年11月4日星期六
冷門股票
市面上有不少熱門股票,深受到廣大投資者的歡迎,但我不喜歡投資於熱門股票。
大量的機構投資者、散戶及媒體已對它們作了太多研究和分析。這些股票值得投資的地方,潛在盈利能力,甚至增長率,以及投資者或投機者的期望值和熱情,都已被反復討論過,並反應在股價上。中人資質的我如何能在市場最多探照燈集中的地方找到其他人發現不了的金子。我想,這種機會出現的概率極低,就算真的有,不是因為我出眾的洞察力,而是因為幸運。然而,把自己有限的資金投在概率極低的賭注上,不是明智的做法,而且我的運氣一向不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