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好書推薦《職場女性理財36計》

我很喜歡看一些理財個案的分享。這些個案分享會為事主分析財務上的問題,然後由理財顧問為其提供一些處理的方法。處理的方法往往因人而異,但個案中主角面對的問題,卻是你我都有可能面對的。看看別人如何面對財務問題、解決問題,再想想如果是自己面對相同的處境,該怎樣解決,是種有趣的方法來訓練思考。



作者,林昶恆,是香港相當資深的理財顧問,主力推廣女性及親子理財。這本書的重點不是推薦理財產品,許多個案都是點醒事主不切實際的想法、分清問題的優先次序、輕重緩急。我覺得,這才是理財最基本、最重要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許多需求、欲望和責任,彼此間存在衝突,都要我們花時間、心力和金錢來處理。在現代職場女性身上,這些衝突就更為明顯。

職業發展、衣着打扮、美容、談戀愛、追求夢想、結婚、生育子女、供書教學、供養父母、維繫家庭、保持青春、進修保持競爭力、買樓置業、退休準備……無一不消耗心力、無一不花費不菲、無一不考女生分配資源、理財的能力。女生憂心事業、憂心容貌、憂心身材、憂心年漸長未有良伴、憂心郎非郎、憂心何時結婚、憂心生子與否、憂心「老」來生子、憂心子女健康教育、憂心丈夫忠誠……千思萬慮,有夠累的。

有時想想,也真慶幸自己是男生,任何時間都可以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事業上。職場女性要處理的問題很多,有許多都和錢有關。她們對理財服務的需求很大,而且有許多女生的賺能力相當高。因此不少理財顧問以女性為目標客戶,作者林昶恆是在這方面的表表者。

理財前先理清自己想要些甚麼。這一點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千思萬慮,想創業未必為理想,想買樓未必為居住,想結婚未必為愛情。理清自己的想法的出發點很重要。作者分析不少想轉工作、想創業、想辭職做自由工的出發點是對原本工作的厭惡,對現有職業的前景的憂慮、或低估了創業轉換專業的難度。創業、轉工從來都帶有風險,冒險前了解自己的出發點、了解自己的本錢、預想將要面對的困難,可以大大減少財務上的失算。

投資是理財中一大課題。投資對於投資者自身的要求,說高不高,說低一點也不低。書中有一個案例,有位18歲的美貌小女生,從親人那接受了1000萬的遺產。這位女生相當漂亮,在寫書時沒有固定職業,有時也會做一做模特兒。真是令人羨慕啊。年輕、美貌、身家千萬,條件沒有多少人能比得上的了。然而,因為年輕,沒有多少投資經驗,要處如此巨款,真的無從入手。有時我問自己,別說是我18歲的時候,就算是現在的工作了五年、學了一些投資皮毛的我,如有1000萬的現金資產,我有信心可以處理好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

人總是成長得太慢,老得太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