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中國國內一個問答的社交網站,在國內有相當多的用戶。用戶在這網上提問、回答問題、分享文章,可以說是一個知識型的社交平台。「年薪百萬的人都在靠什麼賺錢?」是這平台上的一篇長文,我最近看到的,深受啟發,特意推薦一下。
這篇文章說賺錢方法。作者根據你能賣些甚麼,把賺錢分成四種﹕賣信息、賣錢、賣他人的注意力,和賣時間。思路清晰,文筆風趣,讀完會令我們反思自己賺錢的方法,相當值得花時間讀一讀。
我在一家香港公司做Strategy
Analyst。最近兩三個星期要為公司編制未來三年的財務預算,要提供大量節省成本的方案。大量的預算表、財務數據分析、會議討論、報告、可行性研究,令我常工作到晚上10點多,家離工作地點又遠,每天回家已是午夜,第二天早上7點就得上班去。雖說做這些不算太辛苦,但長時間的工作也令人情緒低落。正好在這時候看到了這一篇文章,感觸良多,故此分享一下。
我可以說是作者提到的,收入檔次最低的,賣時間的人。像我們這些人,想要提高收入,只有兩個辦法﹕要不提高自己時間的售價,要不出賣更多的時間。
然而,我們每天只有24小時,扣除休息的時間,能出賣的時間已封頂了。我曾經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另外找了一些兼職。正職下班後就匆匆去做兼職,但是一年下來,把自己累壞了,但收入卻沒增加多少。出售更多的時間來增加收入,成效低,不是長久之策。
我現在只有一份正職,但長工時,短期內不能提高回報。我能期盼的是工作表現得到老板、同事的認可,年終花紅和薪酬調整能好一些。就是說,我用更多的時間,爭取未來更高工薪的機會。算是一種「投資」吧,但是這無疑是回報最低、最不可靠、風險最高的投資。
我用我最寶貴而且稀少的資源,投資於一個回報極低、緩慢而且無法確定的職場上,這明顯不是一個明智的方法。但是我和絕大部分的打工仔一樣,家庭的負擔和責任,令我不敢對目前的狀況做出太大的修正。過去在現在崗位上已投入的精力時間,也令我不願意前功盡棄。
賣信息,指的是透過出售信息賺錢,但這前提是在一些信息不對稱的環境下,而你正身處信息的交流節點上,這時信息就成了你的資本。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貿易公司做項目管理員。這家公司以買賣成衣、食品和鋼材生意為主。這家公司最值錢的地方,就是為其客戶提供最及時的市場信息、撮合海外廠家和其客戶之間的生意,再從中收取差價或佣金。但在互聯網世代,貿易公司作為信息提供者,價值也越來越低。
這家公司裏也有不少前員工做了一段時間後,也自立門戶,做起了類似的生意。誠然,我不是一個適合創業的人,性格過於理性,逢事總會多想一想,未思其成,先憂其敗,若勝算不高,不會輕易做出重大改變。我工作不久後,覺得可能這輩子都要「打死一世工」。
工作幾年後,更了解「打工」的性質,就更失望。在這個勞工回率遠低於資本回率的年代,的確令我這種想「打死一世工」的人氣餒。
直至我開始學投資,我才找到了一點希望。我還有另一些東西可以賣。那就是我用時間換來的錢。
投資是「年薪百萬的人都在靠什麼賺錢?」文中提到的,靠賣錢賺錢。
投資是一門奇特的工藝。它門檻很低。在香港這個金融中心,不須要太大的資本,也可以參與證券投資。它不須要太多技術性技能。在這領域,想要取得平均回報,不須要甚麼專業知識,也不須要付出太多精力。但是要取得平均以上的回報,卻不是多付出一點心力或用一點小聰明可以做到的。
投資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因為它常挑戰投資者的耐性和情緒管理。它非常適合不怕寂寞、情緒穩定、不怕枯燥,又願意等待的人。我是這種人。
在了解「賣錢」的方法後,我發現,或許我不需要「打死一世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