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我讀了幾個星期,很多文章都細細地看,因為本書的作者,Jason Zweig,大有來頭。如果你看過2003年版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對這名字應該不陌生。Jason Zweig是2003年版的《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編者,並為這本投資聖經作序。我也是從他的序文中初次了解Benjamin Graham這位巨匠的成長背景。愛屋及烏,我對Jason Zweig也多了一份敬意,看他的書,也十分用心。
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
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
好書推薦《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
勞動力回報比不上資本回報,這對許多打工仔來說,真的令人氣餒。我們身處的時代,工作已無法為我們提供長期保障。
但是,作為一個打工仔,卻又無可奈何,因為工資是我們最穩定的收入。沒有這份收入,我們如何過日子?工作不能作為長期保障,時間越長,風險越高,但同時我們不得不依賴工作。《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這書名就吸引了我。
2017年10月22日星期日
好書推薦《投行分析師的叛逆宣言》
我知道張化橋先生,是從這本書開始。自此之後,我常留意張化橋先生的Blog (張化橋的博客)。在我讀過有關投資的書中,除了一些投資經典外,很少有一本令我如此喜歡作者。張化橋的書,我看了第一篇後,就一直把書給看完才停下來,後來一看再看。
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好書推薦《職場女性理財36計》
我很喜歡看一些理財個案的分享。這些個案分享會為事主分析財務上的問題,然後由理財顧問為其提供一些處理的方法。處理的方法往往因人而異,但個案中主角面對的問題,卻是你我都有可能面對的。看看別人如何面對財務問題、解決問題,再想想如果是自己面對相同的處境,該怎樣解決,是種有趣的方法來訓練思考。
好文分享 - 年薪百萬的人都在靠什麼賺錢
「知乎」中國國內一個問答的社交網站,在國內有相當多的用戶。用戶在這網上提問、回答問題、分享文章,可以說是一個知識型的社交平台。「年薪百萬的人都在靠什麼賺錢?」是這平台上的一篇長文,我最近看到的,深受啟發,特意推薦一下。
這篇文章說賺錢方法。作者根據你能賣些甚麼,把賺錢分成四種﹕賣信息、賣錢、賣他人的注意力,和賣時間。思路清晰,文筆風趣,讀完會令我們反思自己賺錢的方法,相當值得花時間讀一讀。
2017年10月20日星期五
重視自己的強積金(三) – 選擇的標準
根據積金局2017年9月的數據,市面上有32個強積金計劃,共469支成分基金。這些基金,按種類混合資產基金、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強積金保守基金等,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這裏主要討論我偏好的投資方法。
2017年10月16日星期一
重視自己的強積金(二) – 重要網站
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基金,不可缺少是有用的資訊。除了強積金公司不時提供的一些基金概覽,還有不少網站可以提供重要資訊。
積金局網站
積金局的網站為我們提供許多強積金的資訊,許多統計和新聞稿都寫得平實易讀,有空看看,相信一定能讓想管理好自己強積金的人,獲益良多。2017年10月15日星期日
重視自己的強積金(一)
2012年我大學畢業,9月份開始第一份工作,也開始供強積金。當時我對強積金沒有好感,它每個月直接從薪金中扣走5%。當時公司裏的會計小姐非常健談,甚麼都可以和她聊,她不經意地告訴我,她每月額外供了不少強積金,現在她最大的資產是就是強積金,而且她的強積金投資都是一些保本的基金。我聽了後,當時也有些心動,想多供一些。若我一開始工作就多供一些的話,到我退休時,就是40多年後,應該有更多錢吧。但是我第一份工作薪水很少,不情願額外再供強積金,再給自己「減薪水」。自此,我只供月薪的5%,加上僱主為我供的5%,共月薪的10%。
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
2017年的樓價,沒有安全邊際
香港過去兩年,樓價成了新聞報導的主題,股市如何好像沒多少人重視。我和朋友同事之間也常討論樓價。朋友同事大多覺得今天的樓價太高,很多人根本沒法買得起,但同時覺得樓價也沒有下跌的空間。我還沒置業,不時有人問我甚麼時候買樓。我的答案總是﹕「今天的樓價太高,不值得買,再等等吧!」接着就有人問﹕「你覺得樓房會跌嗎?幾年前(指的是2012年多左右吧)很多人也覺得樓價太高,沒有樓的不想買,有樓的連樓也賣了,現在大都後悔了吧!」
好書推薦《The Investment Answer》
《The Investment Answer》,一本相當簡單易讀的書。這書的兩位作者,Daniel C. Goldie和Gordon S. Murray,是相當資深的美國投資者、投資顧問和金融從業員。這本書主要解答對投資有興趣的初學者一些常遇到的問題,如選擇證券商、選擇投資顧問、資產分配、股票債券的歷史回報等。全書不到100頁,簡潔易讀,深入淺出。
訂閱:
文章 (Atom)